发布日期:2018-01-30 ??浏览次数: 次
全国特色小镇 为什么偏偏会是它 ——解读万山镇因何入选“全国特色小镇”
8月28日, 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了第二批全国特色小镇入选名单,其中贵州省共有10个小镇榜上有名,万山区万山镇是铜仁市唯一一个成功入选的乡镇!
据了解,此前在贵阳参加申报全国特色小镇初场答辩的我省乡镇共有21个,而最终只有10个前往北京参加终场答辩。在北京参加申报全国特色小镇终场答辩的乡镇共有303个,最终成功入选的仅有276个,为什么小小的万山镇能够一再脱颖而出,成功当选呢?
为什么偏偏会是它——来听听专家是怎么说的:独辟蹊径的转型之路,从卖资源到卖风景的华丽转身。
7月23日,万山区政府区长张吉刚、万山镇党委书记杨尚英在北京参加全国特色小镇申报终场答辩,在答辩中张吉刚分别从万山镇特色鲜明的产业形态、和谐宜居的美丽环境、彰显特色的传统文化、便捷完善的设施服务、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等内容进行了汇报,当听到万山镇在昔日的矿址废墟上建起今日的朱砂古镇,专家组针对这一变废为宝的奇迹转变进行了深入探讨,他们认为万山不仅是贵州省唯一成功转型升级发展的典型,也是整个西南地区资源枯竭型城镇转型发展的生动示范和样板。
万山历史悠久,以丹得名,早在3000多年前万山就有朱砂的开采与冶炼,迄今为止,世界上最久远的采矿历史,世界上最原始和最先进的汞矿开采、冶炼的方式,世界上罕见的970多公里的地下采矿坑道,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朱砂,都集中地展现在这块33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作为中国最大的朱砂产品生产基地,万山在1959至1962年的特别困难时期,连续创造了年产水银超过1000吨的历史纪录,为国家偿还苏联外债做出了巨大贡献,被周恩来总理亲切地称之为“爱国汞”。
20世纪80年代后,贵州汞矿因长期掠夺性开采陷入资源枯竭,2002年5月被迫实施玩滚球的十大平台关闭破产。此后10余年,万山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特区从“特富特好”变成“特穷特差”,财政收入最低的一年只有300多万元,还不够应付水电费。2009年,万山被国务院列为全国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2011年,铜仁撤地设市,万山改“特区”为“区”,转型脱困就此进入新起点。
在不断尝试探索中,万山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发展之路,它依托两千多年的朱砂冶炼厚重文化历史和鬼斧神工的自然山水资源,“变废为宝”,引资20亿元按照5A级标准在原汞矿废墟上了打造了中国第一个以山地工业文明为主题的矿山休闲怀旧小镇——朱砂古镇,实现从资源枯竭型城镇向产业兴镇、生态美镇的华丽蜕变,从卖资源的不可持续发展之路走向了卖风景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目前景区已实现了游客年访问量近200万人次、总收入6亿元,使2000多人稳定就业。
为什么偏偏会是它——来看看万山是怎么做的: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昔日辉煌的“小香港”被迫关闭了,留给万山的是废渣遍地、满目疮痍的生态环境,“那时的万山尘土飞扬,机械轰鸣,到处是裸露山体、废弃矿洞,矿渣填满了沟壑”这样的人居环境让很多矿工都选择了离开。环境治理,万山刻不容缓。
自2005年起,万山累计投入4亿余元对矿渣、炉渣引起的地质环境污染进行整治,对矿区地貌景观进行植被修复,对矿渣裸露区进行绿化,森林覆盖率提高到57%;投资2800多万元实施地质环境治理项目和生态恢复工程治理项目,修建挡渣坝、挡渣墙及汞渣渗沥废水处理等工程;争取国土部门项目资金3600万元用于地质环境灾害综合治理;投资1.2亿元,用于矿山公园周边区域综合治理,新增耕地106亩、非耕地181.62亩、种植红枫10000余亩;建成“小康房”2800套,矿区采空区、地质隐患区、棚户改造区的居民实现了应搬尽搬,人均居住面积达到30平方米。
在当地政府的积极努力下,矿区废墟被整治成绿意盎然、景观别致、碧水绿树、湖光山色的诗画景区,形成了处处是景、季季有花、时时见绿的生态走廊。如今,万山正朝着建设为一个和谐美丽、生态良好、风景迷人、环境舒适宜居的现代化城镇迈进。
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万山在景区建设转型发展中始终秉持这一原则。获得众多领导肯定的文旅影视城项目,是按照“修旧如旧”原则在整体保留原建筑的基础上进行了局部调整,它完整保留了上世纪50至80年代矿区建筑及苏式建筑风格,走进期间,游客可以真切地感受到艰苦卓绝的50年代、激情燃烧的60年代、热情澎湃的70年代、与时俱进的80年代,追寻不同时代的时光记忆。
为什么偏偏会是它——来听听群众是怎么说的:宜居宜游的人居环境,便捷完善的服务设施。
“万山的变化真的太快了,现在游人如织,热闹非凡,真的了不起,回家的感觉真好”这是来自广东的汞矿子弟。
“没想到曾经山穷水尽的千年丹都会变得如此漂亮,我要在这里终老一生”这是曾经发誓离开又再次回到万山的老矿工。
近几年来,万山镇高度重视示范城镇建设发展,自2015年深入实施“8+X”项目以来,已累计投入资金21亿元,高标准建设卫生院、敬老院、幼儿园、市民广场、农贸市场、体育场馆、寄宿制学校以及水电通信、广播电视、健身娱乐、污水处理、垃圾清运等一大批公共服务设施;新建或改扩建了环城路、汞都大道、万山红大道、万山公园大道、土坪至四新塘公路等4条主干道、3条次干道;安装城市路灯3800盏,栽培风景树2456棵,添置新型垃圾桶1000个,将沿街空中管线全部接埋入地,对城区所有道路和住宅小区全部美化亮化。
完善便捷的服务设施让玩滚球的十大平台的外乡游子选择回到家乡创业终老。曾在矿区工作20多年的曾月娥和丈夫从福建赶回家乡,获15万元微企补助和贷款扶持,利用矿区废弃宿舍规模养猪,去年收入200多万元。
为什么偏偏会是它——来看看干部是怎么做的:加班加点成常态,紧锣密鼓抓项目。
2015年7月万山引进江西上饶吉阳集团开始对原废弃的汞矿遗址进行整体连片开发,2016年5月,不足一年时间,朱砂古镇即投入运营。
2017年3月开始文旅影视城建设项目,2017年6月影视城项目正式完工,短短三个月内即开门迎客。
在不断刷新“万山速度”的背后,是万山镇全体领导干部加班加点的工作常态,是24小时守在工地现场不断调节纠纷不断加快进度的紧张氛围。
在实施矿区房屋征收期间,镇党委书记全天守在拆迁现场,镇机关干部除留守值班人员以外,全部和社区干部到拆迁户家中做工作,短短30天就完成了157户的房屋征收拆迁工作。
在影视城建设期间,各领导干部按照包片方案,随时跟进项目建设进度,调节矛盾纠纷,加班加点督促施工方保质保量完成建设。
在申报全国特色小镇期间,镇党政主要领导带领全体干部先后观看视频短片10余次,汇报材料先也是数易其稿,一次又一次的修改,一次又一次的完善,终于换来了今天的成功申报。
从“铜仁市级示范小城镇”到“全国重点镇”到“全省100个示范小城镇”到“省级卫生镇”,再到今天的“全国特色小镇”,万山镇在党中央和各级人民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的万山正全力申报国家5A景区,明天的万山将会让玩滚球的十大平台人为之惊叹自豪。
8月28日, 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了第二批全国特色小镇入选名单,其中贵州省共有10个小镇榜上有名,万山区万山镇是铜仁市唯一一个成功入选的乡镇!
据了解,此前在贵阳参加申报全国特色小镇初场答辩的我省乡镇共有21个,而最终只有10个前往北京参加终场答辩。在北京参加申报全国特色小镇终场答辩的乡镇共有303个,最终成功入选的仅有276个,为什么小小的万山镇能够一再脱颖而出,成功当选呢?
为什么偏偏会是它——来听听专家是怎么说的:独辟蹊径的转型之路,从卖资源到卖风景的华丽转身。
7月23日,万山区政府区长张吉刚、万山镇党委书记杨尚英在北京参加全国特色小镇申报终场答辩,在答辩中张吉刚分别从万山镇特色鲜明的产业形态、和谐宜居的美丽环境、彰显特色的传统文化、便捷完善的设施服务、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等内容进行了汇报,当听到万山镇在昔日的矿址废墟上建起今日的朱砂古镇,专家组针对这一变废为宝的奇迹转变进行了深入探讨,他们认为万山不仅是贵州省唯一成功转型升级发展的典型,也是整个西南地区资源枯竭型城镇转型发展的生动示范和样板。
万山历史悠久,以丹得名,早在3000多年前万山就有朱砂的开采与冶炼,迄今为止,世界上最久远的采矿历史,世界上最原始和最先进的汞矿开采、冶炼的方式,世界上罕见的970多公里的地下采矿坑道,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朱砂,都集中地展现在这块33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作为中国最大的朱砂产品生产基地,万山在1959至1962年的特别困难时期,连续创造了年产水银超过1000吨的历史纪录,为国家偿还苏联外债做出了巨大贡献,被周恩来总理亲切地称之为“爱国汞”。
20世纪80年代后,贵州汞矿因长期掠夺性开采陷入资源枯竭,2002年5月被迫实施玩滚球的十大平台关闭破产。此后10余年,万山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特区从“特富特好”变成“特穷特差”,财政收入最低的一年只有300多万元,还不够应付水电费。2009年,万山被国务院列为全国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2011年,铜仁撤地设市,万山改“特区”为“区”,转型脱困就此进入新起点。
在不断尝试探索中,万山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发展之路,它依托两千多年的朱砂冶炼厚重文化历史和鬼斧神工的自然山水资源,“变废为宝”,引资20亿元按照5A级标准在原汞矿废墟上了打造了中国第一个以山地工业文明为主题的矿山休闲怀旧小镇——朱砂古镇,实现从资源枯竭型城镇向产业兴镇、生态美镇的华丽蜕变,从卖资源的不可持续发展之路走向了卖风景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目前景区已实现了游客年访问量近200万人次、总收入6亿元,使2000多人稳定就业。
为什么偏偏会是它——来看看万山是怎么做的: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昔日辉煌的“小香港”被迫关闭了,留给万山的是废渣遍地、满目疮痍的生态环境,“那时的万山尘土飞扬,机械轰鸣,到处是裸露山体、废弃矿洞,矿渣填满了沟壑”这样的人居环境让很多矿工都选择了离开。环境治理,万山刻不容缓。
自2005年起,万山累计投入4亿余元对矿渣、炉渣引起的地质环境污染进行整治,对矿区地貌景观进行植被修复,对矿渣裸露区进行绿化,森林覆盖率提高到57%;投资2800多万元实施地质环境治理项目和生态恢复工程治理项目,修建挡渣坝、挡渣墙及汞渣渗沥废水处理等工程;争取国土部门项目资金3600万元用于地质环境灾害综合治理;投资1.2亿元,用于矿山公园周边区域综合治理,新增耕地106亩、非耕地181.62亩、种植红枫10000余亩;建成“小康房”2800套,矿区采空区、地质隐患区、棚户改造区的居民实现了应搬尽搬,人均居住面积达到30平方米。
在当地政府的积极努力下,矿区废墟被整治成绿意盎然、景观别致、碧水绿树、湖光山色的诗画景区,形成了处处是景、季季有花、时时见绿的生态走廊。如今,万山正朝着建设为一个和谐美丽、生态良好、风景迷人、环境舒适宜居的现代化城镇迈进。
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万山在景区建设转型发展中始终秉持这一原则。获得众多领导肯定的文旅影视城项目,是按照“修旧如旧”原则在整体保留原建筑的基础上进行了局部调整,它完整保留了上世纪50至80年代矿区建筑及苏式建筑风格,走进期间,游客可以真切地感受到艰苦卓绝的50年代、激情燃烧的60年代、热情澎湃的70年代、与时俱进的80年代,追寻不同时代的时光记忆。
为什么偏偏会是它——来听听群众是怎么说的:宜居宜游的人居环境,便捷完善的服务设施。
“万山的变化真的太快了,现在游人如织,热闹非凡,真的了不起,回家的感觉真好”这是来自广东的汞矿子弟。
“没想到曾经山穷水尽的千年丹都会变得如此漂亮,我要在这里终老一生”这是曾经发誓离开又再次回到万山的老矿工。
近几年来,万山镇高度重视示范城镇建设发展,自2015年深入实施“8+X”项目以来,已累计投入资金21亿元,高标准建设卫生院、敬老院、幼儿园、市民广场、农贸市场、体育场馆、寄宿制学校以及水电通信、广播电视、健身娱乐、污水处理、垃圾清运等一大批公共服务设施;新建或改扩建了环城路、汞都大道、万山红大道、万山公园大道、土坪至四新塘公路等4条主干道、3条次干道;安装城市路灯3800盏,栽培风景树2456棵,添置新型垃圾桶1000个,将沿街空中管线全部接埋入地,对城区所有道路和住宅小区全部美化亮化。
完善便捷的服务设施让玩滚球的十大平台的外乡游子选择回到家乡创业终老。曾在矿区工作20多年的曾月娥和丈夫从福建赶回家乡,获15万元微企补助和贷款扶持,利用矿区废弃宿舍规模养猪,去年收入200多万元。
为什么偏偏会是它——来看看干部是怎么做的:加班加点成常态,紧锣密鼓抓项目。
2015年7月万山引进江西上饶吉阳集团开始对原废弃的汞矿遗址进行整体连片开发,2016年5月,不足一年时间,朱砂古镇即投入运营。
2017年3月开始文旅影视城建设项目,2017年6月影视城项目正式完工,短短三个月内即开门迎客。
在不断刷新“万山速度”的背后,是万山镇全体领导干部加班加点的工作常态,是24小时守在工地现场不断调节纠纷不断加快进度的紧张氛围。
在实施矿区房屋征收期间,镇党委书记全天守在拆迁现场,镇机关干部除留守值班人员以外,全部和社区干部到拆迁户家中做工作,短短30天就完成了157户的房屋征收拆迁工作。
在影视城建设期间,各领导干部按照包片方案,随时跟进项目建设进度,调节矛盾纠纷,加班加点督促施工方保质保量完成建设。
在申报全国特色小镇期间,镇党政主要领导带领全体干部先后观看视频短片10余次,汇报材料先也是数易其稿,一次又一次的修改,一次又一次的完善,终于换来了今天的成功申报。
从“铜仁市级示范小城镇”到“全国重点镇”到“全省100个示范小城镇”到“省级卫生镇”,再到今天的“全国特色小镇”,万山镇在党中央和各级人民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的万山正全力申报国家5A景区,明天的万山将会让玩滚球的十大平台人为之惊叹自豪。
8月28日, 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了第二批全国特色小镇入选名单,其中贵州省共有10个小镇榜上有名,万山区万山镇是铜仁市唯一一个成功入选的乡镇!
据了解,此前在贵阳参加申报全国特色小镇初场答辩的我省乡镇共有21个,而最终只有10个前往北京参加终场答辩。在北京参加申报全国特色小镇终场答辩的乡镇共有303个,最终成功入选的仅有276个,为什么小小的万山镇能够一再脱颖而出,成功当选呢?
为什么偏偏会是它——来听听专家是怎么说的:独辟蹊径的转型之路,从卖资源到卖风景的华丽转身。
7月23日,万山区政府区长张吉刚、万山镇党委书记杨尚英在北京参加全国特色小镇申报终场答辩,在答辩中张吉刚分别从万山镇特色鲜明的产业形态、和谐宜居的美丽环境、彰显特色的传统文化、便捷完善的设施服务、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等内容进行了汇报,当听到万山镇在昔日的矿址废墟上建起今日的朱砂古镇,专家组针对这一变废为宝的奇迹转变进行了深入探讨,他们认为万山不仅是贵州省唯一成功转型升级发展的典型,也是整个西南地区资源枯竭型城镇转型发展的生动示范和样板。
万山历史悠久,以丹得名,早在3000多年前万山就有朱砂的开采与冶炼,迄今为止,世界上最久远的采矿历史,世界上最原始和最先进的汞矿开采、冶炼的方式,世界上罕见的970多公里的地下采矿坑道,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朱砂,都集中地展现在这块33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作为中国最大的朱砂产品生产基地,万山在1959至1962年的特别困难时期,连续创造了年产水银超过1000吨的历史纪录,为国家偿还苏联外债做出了巨大贡献,被周恩来总理亲切地称之为“爱国汞”。
20世纪80年代后,贵州汞矿因长期掠夺性开采陷入资源枯竭,2002年5月被迫实施玩滚球的十大平台关闭破产。此后10余年,万山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特区从“特富特好”变成“特穷特差”,财政收入最低的一年只有300多万元,还不够应付水电费。2009年,万山被国务院列为全国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2011年,铜仁撤地设市,万山改“特区”为“区”,转型脱困就此进入新起点。
在不断尝试探索中,万山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发展之路,它依托两千多年的朱砂冶炼厚重文化历史和鬼斧神工的自然山水资源,“变废为宝”,引资20亿元按照5A级标准在原汞矿废墟上了打造了中国第一个以山地工业文明为主题的矿山休闲怀旧小镇——朱砂古镇,实现从资源枯竭型城镇向产业兴镇、生态美镇的华丽蜕变,从卖资源的不可持续发展之路走向了卖风景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目前景区已实现了游客年访问量近200万人次、总收入6亿元,使2000多人稳定就业。
为什么偏偏会是它——来看看万山是怎么做的: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昔日辉煌的“小香港”被迫关闭了,留给万山的是废渣遍地、满目疮痍的生态环境,“那时的万山尘土飞扬,机械轰鸣,到处是裸露山体、废弃矿洞,矿渣填满了沟壑”这样的人居环境让很多矿工都选择了离开。环境治理,万山刻不容缓。
自2005年起,万山累计投入4亿余元对矿渣、炉渣引起的地质环境污染进行整治,对矿区地貌景观进行植被修复,对矿渣裸露区进行绿化,森林覆盖率提高到57%;投资2800多万元实施地质环境治理项目和生态恢复工程治理项目,修建挡渣坝、挡渣墙及汞渣渗沥废水处理等工程;争取国土部门项目资金3600万元用于地质环境灾害综合治理;投资1.2亿元,用于矿山公园周边区域综合治理,新增耕地106亩、非耕地181.62亩、种植红枫10000余亩;建成“小康房”2800套,矿区采空区、地质隐患区、棚户改造区的居民实现了应搬尽搬,人均居住面积达到30平方米。
在当地政府的积极努力下,矿区废墟被整治成绿意盎然、景观别致、碧水绿树、湖光山色的诗画景区,形成了处处是景、季季有花、时时见绿的生态走廊。如今,万山正朝着建设为一个和谐美丽、生态良好、风景迷人、环境舒适宜居的现代化城镇迈进。
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万山在景区建设转型发展中始终秉持这一原则。获得众多领导肯定的文旅影视城项目,是按照“修旧如旧”原则在整体保留原建筑的基础上进行了局部调整,它完整保留了上世纪50至80年代矿区建筑及苏式建筑风格,走进期间,游客可以真切地感受到艰苦卓绝的50年代、激情燃烧的60年代、热情澎湃的70年代、与时俱进的80年代,追寻不同时代的时光记忆。
为什么偏偏会是它——来听听群众是怎么说的:宜居宜游的人居环境,便捷完善的服务设施。
“万山的变化真的太快了,现在游人如织,热闹非凡,真的了不起,回家的感觉真好”这是来自广东的汞矿子弟。
“没想到曾经山穷水尽的千年丹都会变得如此漂亮,我要在这里终老一生”这是曾经发誓离开又再次回到万山的老矿工。
近几年来,万山镇高度重视示范城镇建设发展,自2015年深入实施“8+X”项目以来,已累计投入资金21亿元,高标准建设卫生院、敬老院、幼儿园、市民广场、农贸市场、体育场馆、寄宿制学校以及水电通信、广播电视、健身娱乐、污水处理、垃圾清运等一大批公共服务设施;新建或改扩建了环城路、汞都大道、万山红大道、万山公园大道、土坪至四新塘公路等4条主干道、3条次干道;安装城市路灯3800盏,栽培风景树2456棵,添置新型垃圾桶1000个,将沿街空中管线全部接埋入地,对城区所有道路和住宅小区全部美化亮化。
完善便捷的服务设施让玩滚球的十大平台的外乡游子选择回到家乡创业终老。曾在矿区工作20多年的曾月娥和丈夫从福建赶回家乡,获15万元微企补助和贷款扶持,利用矿区废弃宿舍规模养猪,去年收入200多万元。
为什么偏偏会是它——来看看干部是怎么做的:加班加点成常态,紧锣密鼓抓项目。
2015年7月万山引进江西上饶吉阳集团开始对原废弃的汞矿遗址进行整体连片开发,2016年5月,不足一年时间,朱砂古镇即投入运营。
2017年3月开始文旅影视城建设项目,2017年6月影视城项目正式完工,短短三个月内即开门迎客。
在不断刷新“万山速度”的背后,是万山镇全体领导干部加班加点的工作常态,是24小时守在工地现场不断调节纠纷不断加快进度的紧张氛围。
在实施矿区房屋征收期间,镇党委书记全天守在拆迁现场,镇机关干部除留守值班人员以外,全部和社区干部到拆迁户家中做工作,短短30天就完成了157户的房屋征收拆迁工作。
在影视城建设期间,各领导干部按照包片方案,随时跟进项目建设进度,调节矛盾纠纷,加班加点督促施工方保质保量完成建设。
在申报全国特色小镇期间,镇党政主要领导带领全体干部先后观看视频短片10余次,汇报材料先也是数易其稿,一次又一次的修改,一次又一次的完善,终于换来了今天的成功申报。
从“铜仁市级示范小城镇”到“全国重点镇”到“全省100个示范小城镇”到“省级卫生镇”,再到今天的“全国特色小镇”,万山镇在党中央和各级人民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的万山正全力申报国家5A景区,明天的万山将会让玩滚球的十大平台人为之惊叹自豪。
8月28日, 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了第二批全国特色小镇入选名单,其中贵州省共有10个小镇榜上有名,万山区万山镇是铜仁市唯一一个成功入选的乡镇!
据了解,此前在贵阳参加申报全国特色小镇初场答辩的我省乡镇共有21个,而最终只有10个前往北京参加终场答辩。在北京参加申报全国特色小镇终场答辩的乡镇共有303个,最终成功入选的仅有276个,为什么小小的万山镇能够一再脱颖而出,成功当选呢?
为什么偏偏会是它——来听听专家是怎么说的:独辟蹊径的转型之路,从卖资源到卖风景的华丽转身。
7月23日,万山区政府区长张吉刚、万山镇党委书记杨尚英在北京参加全国特色小镇申报终场答辩,在答辩中张吉刚分别从万山镇特色鲜明的产业形态、和谐宜居的美丽环境、彰显特色的传统文化、便捷完善的设施服务、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等内容进行了汇报,当听到万山镇在昔日的矿址废墟上建起今日的朱砂古镇,专家组针对这一变废为宝的奇迹转变进行了深入探讨,他们认为万山不仅是贵州省唯一成功转型升级发展的典型,也是整个西南地区资源枯竭型城镇转型发展的生动示范和样板。
万山历史悠久,以丹得名,早在3000多年前万山就有朱砂的开采与冶炼,迄今为止,世界上最久远的采矿历史,世界上最原始和最先进的汞矿开采、冶炼的方式,世界上罕见的970多公里的地下采矿坑道,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朱砂,都集中地展现在这块33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作为中国最大的朱砂产品生产基地,万山在1959至1962年的特别困难时期,连续创造了年产水银超过1000吨的历史纪录,为国家偿还苏联外债做出了巨大贡献,被周恩来总理亲切地称之为“爱国汞”。
20世纪80年代后,贵州汞矿因长期掠夺性开采陷入资源枯竭,2002年5月被迫实施玩滚球的十大平台关闭破产。此后10余年,万山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特区从“特富特好”变成“特穷特差”,财政收入最低的一年只有300多万元,还不够应付水电费。2009年,万山被国务院列为全国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2011年,铜仁撤地设市,万山改“特区”为“区”,转型脱困就此进入新起点。
在不断尝试探索中,万山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发展之路,它依托两千多年的朱砂冶炼厚重文化历史和鬼斧神工的自然山水资源,“变废为宝”,引资20亿元按照5A级标准在原汞矿废墟上了打造了中国第一个以山地工业文明为主题的矿山休闲怀旧小镇——朱砂古镇,实现从资源枯竭型城镇向产业兴镇、生态美镇的华丽蜕变,从卖资源的不可持续发展之路走向了卖风景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目前景区已实现了游客年访问量近200万人次、总收入6亿元,使2000多人稳定就业。
为什么偏偏会是它——来看看万山是怎么做的: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昔日辉煌的“小香港”被迫关闭了,留给万山的是废渣遍地、满目疮痍的生态环境,“那时的万山尘土飞扬,机械轰鸣,到处是裸露山体、废弃矿洞,矿渣填满了沟壑”这样的人居环境让很多矿工都选择了离开。环境治理,万山刻不容缓。
自2005年起,万山累计投入4亿余元对矿渣、炉渣引起的地质环境污染进行整治,对矿区地貌景观进行植被修复,对矿渣裸露区进行绿化,森林覆盖率提高到57%;投资2800多万元实施地质环境治理项目和生态恢复工程治理项目,修建挡渣坝、挡渣墙及汞渣渗沥废水处理等工程;争取国土部门项目资金3600万元用于地质环境灾害综合治理;投资1.2亿元,用于矿山公园周边区域综合治理,新增耕地106亩、非耕地181.62亩、种植红枫10000余亩;建成“小康房”2800套,矿区采空区、地质隐患区、棚户改造区的居民实现了应搬尽搬,人均居住面积达到30平方米。
在当地政府的积极努力下,矿区废墟被整治成绿意盎然、景观别致、碧水绿树、湖光山色的诗画景区,形成了处处是景、季季有花、时时见绿的生态走廊。如今,万山正朝着建设为一个和谐美丽、生态良好、风景迷人、环境舒适宜居的现代化城镇迈进。
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万山在景区建设转型发展中始终秉持这一原则。获得众多领导肯定的文旅影视城项目,是按照“修旧如旧”原则在整体保留原建筑的基础上进行了局部调整,它完整保留了上世纪50至80年代矿区建筑及苏式建筑风格,走进期间,游客可以真切地感受到艰苦卓绝的50年代、激情燃烧的60年代、热情澎湃的70年代、与时俱进的80年代,追寻不同时代的时光记忆。
为什么偏偏会是它——来听听群众是怎么说的:宜居宜游的人居环境,便捷完善的服务设施。
“万山的变化真的太快了,现在游人如织,热闹非凡,真的了不起,回家的感觉真好”这是来自广东的汞矿子弟。
“?没想到曾经山穷水尽的千年丹都会变得如此漂亮,我要在这里终老一生”这是曾经发誓离开又再次回到万山的老矿工。
近几年来,万山镇高度重视示范城镇建设发展,自2015年深入实施“8+X”项目以来,已累计投入资金21亿元,高标准建设卫生院、敬老院、幼儿园、市民广场、农贸市场、体育场馆、寄宿制学校以及水电通信、广播电视、健身娱乐、污水处理、垃圾清运等一大批公共服务设施;新建或改扩建了环城路、汞都大道、万山红大道、万山公园大道、土坪至四新塘公路等4条主干道、3条次干道;安装城市路灯3800盏,栽培风景树2456棵,添置新型垃圾桶1000个,将沿街空中管线全部接埋入地,对城区所有道路和住宅小区全部美化亮化。
完善便捷的服务设施让玩滚球的十大平台的外乡游子选择回到家乡创业终老。曾在矿区工作20多年的曾月娥和丈夫从福建赶回家乡,获15万元微企补助和贷款扶持,利用矿区废弃宿舍规模养猪,去年收入200多万元。
为什么偏偏会是它——来看看干部是怎么做的:加班加点成常态,紧锣密鼓抓项目。
2015年7月万山引进江西上饶吉阳集团开始对原废弃的汞矿遗址进行整体连片开发,2016年5月,不足一年时间,朱砂古镇即投入运营。
2017年3月开始文旅影视城建设项目,2017年6月影视城项目正式完工,短短三个月内即开门迎客。
在不断刷新“万山速度”的背后,是万山镇全体领导干部加班加点的工作常态,是24小时守在工地现场不断调节纠纷不断加快进度的紧张氛围。
在实施矿区房屋征收期间,镇党委书记全天守在拆迁现场,镇机关干部除留守值班人员以外,全部和社区干部到拆迁户家中做工作,短短30天就完成了157户的房屋征收拆迁工作。
在影视城建设期间,各领导干部按照包片方案,随时跟进项目建设进度,调节矛盾纠纷,加班加点督促施工方保质保量完成建设。
在申报全国特色小镇期间,镇党政主要领导带领全体干部先后观看视频短片10余次,汇报材料先也是数易其稿,一次又一次的修改,一次又一次的完善,终于换来了今天的成功申报。
从“铜仁市级示范小城镇”到“全国重点镇”到“全省100个示范小城镇”到“省级卫生镇”,再到今天的“全国特色小镇”,万山镇在党中央和各级人民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的万山正全力申报国家5A景区,明天的万山将会让玩滚球的十大平台人为之惊叹自豪。
8月28日, 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了第二批全国特色小镇入选名单,其中贵州省共有10个小镇榜上有名,万山区万山镇是铜仁市唯一一个成功入选的乡镇!
据了解,此前在贵阳参加申报全国特色小镇初场答辩的我省乡镇共有21个,而最终只有10个前往北京参加终场答辩。在北京参加申报全国特色小镇终场答辩的乡镇共有303个,最终成功入选的仅有276个,为什么小小的万山镇能够一再脱颖而出,成功当选呢?
为什么偏偏会是它——来听听专家是怎么说的:独辟蹊径的转型之路,从卖资源到卖风景的华丽转身。
7月23日,万山区政府区长张吉刚、万山镇党委书记杨尚英在北京参加全国特色小镇申报终场答辩,在答辩中张吉刚分别从万山镇特色鲜明的产业形态、和谐宜居的美丽环境、彰显特色的传统文化、便捷完善的设施服务、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等内容进行了汇报,当听到万山镇在昔日的矿址废墟上建起今日的朱砂古镇,专家组针对这一变废为宝的奇迹转变进行了深入探讨,他们认为万山不仅是贵州省唯一成功转型升级发展的典型,也是整个西南地区资源枯竭型城镇转型发展的生动示范和样板。
万山历史悠久,以丹得名,早在3000多年前万山就有朱砂的开采与冶炼,迄今为止,世界上最久远的采矿历史,世界上最原始和最先进的汞矿开采、冶炼的方式,世界上罕见的970多公里的地下采矿坑道,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朱砂,都集中地展现在这块33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作为中国最大的朱砂产品生产基地,万山在1959至1962年的特别困难时期,连续创造了年产水银超过1000吨的历史纪录,为国家偿还苏联外债做出了巨大贡献,被周恩来总理亲切地称之为“爱国汞”。
20世纪80年代后,贵州汞矿因长期掠夺性开采陷入资源枯竭,2002年5月被迫实施玩滚球的十大平台关闭破产。此后10余年,万山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特区从“特富特好”变成“特穷特差”,财政收入最低的一年只有300多万元,还不够应付水电费。2009年,万山被国务院列为全国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2011年,铜仁撤地设市,万山改“特区”为“区”,转型脱困就此进入新起点。
在不断尝试探索中,万山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发展之路,它依托两千多年的朱砂冶炼厚重文化历史和鬼斧神工的自然山水资源,“变废为宝”,引资20亿元按照5A级标准在原汞矿废墟上了打造了中国第一个以山地工业文明为主题的矿山休闲怀旧小镇——朱砂古镇,实现从资源枯竭型城镇向产业兴镇、生态美镇的华丽蜕变,从卖资源的不可持续发展之路走向了卖风景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目前景区已实现了游客年访问量近200万人次、总收入6亿元,使2000多人稳定就业。
为什么偏偏会是它——来看看万山是怎么做的: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昔日辉煌的“小香港”被迫关闭了,留给万山的是废渣遍地、满目疮痍的生态环境,“那时的万山尘土飞扬,机械轰鸣,到处是裸露山体、废弃矿洞,矿渣填满了沟壑”这样的人居环境让很多矿工都选择了离开。环境治理,万山刻不容缓。
自2005年起,万山累计投入4亿余元对矿渣、炉渣引起的地质环境污染进行整治,对矿区地貌景观进行植被修复,对矿渣裸露区进行绿化,森林覆盖率提高到57%;投资2800多万元实施地质环境治理项目和生态恢复工程治理项目,修建挡渣坝、挡渣墙及汞渣渗沥废水处理等工程;争取国土部门项目资金3600万元用于地质环境灾害综合治理;投资1.2亿元,用于矿山公园周边区域综合治理,新增耕地106亩、非耕地181.62亩、种植红枫10000余亩;建成“小康房”2800套,矿区采空区、地质隐患区、棚户改造区的居民实现了应搬尽搬,人均居住面积达到30平方米。
在当地政府的积极努力下,矿区废墟被整治成绿意盎然、景观别致、碧水绿树、湖光山色的诗画景区,形成了处处是景、季季有花、时时见绿的生态走廊。如今,万山正朝着建设为一个和谐美丽、生态良好、风景迷人、环境舒适宜居的现代化城镇迈进。
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万山在景区建设转型发展中始终秉持这一原则。获得众多领导肯定的文旅影视城项目,是按照“修旧如旧”原则在整体保留原建筑的基础上进行了局部调整,它完整保留了上世纪50至80年代矿区建筑及苏式建筑风格,走进期间,游客可以真切地感受到艰苦卓绝的50年代、激情燃烧的60年代、热情澎湃的70年代、与时俱进的80年代,追寻不同时代的时光记忆。
为什么偏偏会是它——来听听群众是怎么说的:宜居宜游的人居环境,便捷完善的服务设施。
“万山的变化真的太快了,现在游人如织,热闹非凡,真的了不起,回家的感觉真好”这是来自广东的汞矿子弟。
“没想到曾经山穷水尽的千年丹都会变得如此漂亮,我要在这里终老一生”这是曾经发誓离开又再次回到万山的老矿工。
近几年来,万山镇高度重视示范城镇建设发展,自2015年深入实施“8+X”项目以来,已累计投入资金21亿元,高标准建设卫生院、敬老院、幼儿园、市民广场、农贸市场、体育场馆、寄宿制学校以及水电通信、广播电视、健身娱乐、污水处理、垃圾清运等一大批公共服务设施;新建或改扩建了环城路、汞都大道、万山红大道、万山公园大道、土坪至四新塘公路等4条主干道、3条次干道;安装城市路灯3800盏,栽培风景树2456棵,添置新型垃圾桶1000个,将沿街空中管线全部接埋入地,对城区所有道路和住宅小区全部美化亮化。
完善便捷的服务设施让玩滚球的十大平台的外乡游子选择回到家乡创业终老。曾在矿区工作20多年的曾月娥和丈夫从福建赶回家乡,获15万元微企补助和贷款扶持,利用矿区废弃宿舍规模养猪,去年收入200多万元。
为什么偏偏会是它——来看看干部是怎么做的:加班加点成常态,紧锣密鼓抓项目。2015年7月万山引进江西上饶吉阳集团开始对原废弃的汞矿遗址进行整体连片开发,2016年5月,不足一年时间,朱砂古镇即投入运营。
2017年3月开始文旅影视城建设项目,2017年6月影视城项目正式完工,短短三个月内即开门迎客。
在不断刷新“万山速度”的背后,是万山镇全体领导干部加班加点的工作常态,是24小时守在工地现场不断调节纠纷不断加快进度的紧张氛围。
在实施矿区房屋征收期间,镇党委书记全天守在拆迁现场,镇机关干部除留守值班人员以外,全部和社区干部到拆迁户家中做工作,短短30天就完成了157户的房屋征收拆迁工作。
在影视城建设期间,各领导干部按照包片方案,随时跟进项目建设进度,调节矛盾纠纷,加班加点督促施工方保质保量完成建设。
在申报全国特色小镇期间,镇党政主要领导带领全体干部先后观看视频短片10余次,汇报材料先也是数易其稿,一次又一次的修改,一次又一次的完善,终于换来了今天的成功申报。
从“铜仁市级示范小城镇”到“全国重点镇”到“全省100个示范小城镇”到“省级卫生镇”,再到今天的“全国特色小镇”,万山镇在党中央和各级人民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的万山正全力申报国家5A景区,明天的万山将会让玩滚球的十大平台人为之惊叹自豪。
分享:
中国砂石协会
2018年01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