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7-09-20 ??浏览次数: 次
砥砺奋进的五年,重大工程惊艳全球
这是只争朝夕的5年。“天眼”探空、“蛟龙”探海、神舟飞天、高铁奔驰、北斗组网、大飞机首飞……一批分布在高端装备、战略性新兴产业、信息化等方面的重大工程惊艳全球。这是敢为人先的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调南方之水、从风中取电、织高速路网、在云端架桥,从承诺“决不让困难群众掉队”到织就“全球最大健康保障网”,重大工程成为实现中国梦的关键之举。
飞驰的“中国车”
“生活中离不开车……车来车往,见证着时代的发展,承载了世间的真情。”这是今年江苏省高考作文题目中的一段话。说起“中国车”,就不禁让人想起奔跑在全中国甚至各大洲的“子弹头”和它的“兄弟们”。
过去五年间,行走在轨道上的“中国车”不仅“缩小”了中国,也联通了世界,打响了高端装备“中国造”的品牌。
大国工程的“民生”温度
崇山峻岭竖立巍巍铁塔,悬崖深涧架起悬索大桥,茫茫戈壁建成光伏电站、千年冻土修筑高原天路……一项项刷新世界纪录的大国工程,不仅代表着经济实力,更传递着民生温度。
补齐“民生短板”、提高“民生质量”、满足“民生期待”,党的十八大以来,重大工程的惠民脚步越来越快,惠民之路越来越宽。
“21世纪的桥梁看中国”
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说过,从一座桥的修建上,就可以看出当地工商业的荣枯和工艺水平。从全国各地的修桥历史,更可看出一国政治、经济、科学、技术等各方面的情况。
近几年中国桥梁的成长,是与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同行的。“纵观世界桥梁建设史,上世纪70年代以前要看欧美,90年代看日本,而到了21世纪,则要看中国。”这已是世界桥梁建筑领域公认的观点。
如今,“中国造”桥梁遍及亚洲、非洲、欧洲、美洲,中国建桥人奋战在世界各地。“中国造”桥梁跨越天堑,连通世界,正在成为一张响亮的“中国名片”。
海绵城市:让城市更加自然地“呼吸”
在“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论指引下,中国城镇排水防涝系统不再以“修管子”为主,而是利用“海绵作用”,对雨水吸收和释放乃至加以利用,弹性地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
3年来,当初描绘出“自然、生态、绿色治水”的美好图景加速实现,许多城市也在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中变得“表里如一”。
南水北调:清水永续通南北
摊开中国地形图,你可以看到,西高东低的“三级阶梯”状地形,孕育了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而如今,人类的力量让江河“握手”,纵横联合,形成了一张巨大的水网。
南水北调,这项为缓解中国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问题的战略性工程,也是世界上覆盖区域最广、调水量最大、工程实施难度最高的调水工程之一。东、中线一期工程通水以来,在保障用水、水质安全、防汛抗旱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综合效益。
中国“网”速 提速中国
网络改变中国,信息支撑发展。
从网络强国,到宽带中国,再到大数据战略……近五年来,一张张信息网络的加快织就,为中国经济注入巨大动力。
从光纤加速入户,到4G越来越普及,再到提速降费……近五年来,一条条信息“高速路”的快速搭建,也为民生改善提供了强大推动力。
洞穿未来的“超级天眼”
被誉为“天眼”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2016年9月25日落成启用。经过8个多月的前期调试,近日启动试观测,进入边观测边调试的关键阶段。
古有十年磨一剑,今有二十年“铸天眼”。“天眼”的研制和建设,饱含着中国人对探索宇宙新知的向往。它由中国天文学家于1994年提出构想,经过13年预研究,2007年7月立项,2011年3月开工,历时5年半建设完成。关键技术无先例可循、关键材料急需攻关、核心技术遭遇封锁……从预研到建成的22年时间里,我国老中青三代科技工作者克服了不可想象的困难。
飞天印记:中国航天事业开创大国新高度
星空浩瀚无比,探索永无止境。
在这砥砺奋进的五年中,中国航天事业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决策和坚强领导下,秉承“两弹一星”、载人航天精神等光荣传统,一系列航天重大工程建设顺利推进,火箭运载能力进入国际先进行列,空间科学、空间技术、空间应用取得丰硕成果。
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航天事业必将循着千百年来伟大先辈的飞天印记,不断开创航天强国、科技强国的全新高度。
为我们中国的重大工程点赞!
分享:
中国砂石协会
2017年09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