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8-05-24 ??浏览次数: 次
2公里内年输出百万吨砂石,近80公里岸线、106个非法码头输出多少砂石?一条江牵动一座城,黄石加快建设现代港口城市
黄石长江港口岸线总长79.37公里,原有码头156个,泊位200个。经反复核查,无港口经营许可证和不符合城市规划的码头106个,泊位123个。非法码头占比超过60%,在全省占比达到16%。
阳新县沙村,北边沿江,南边靠山,不到2公里的长江岸线,却密密麻麻分散着大大小小17个码头,平均百米一个。同时,这些“黑码头”也是当地非法采砂船的砂石集散地。每年有数以百万吨砂石,在这里通过简陋的设备装上船,再运送出去,严重破坏了当地的山体与河滩。阳新沙村的情况只是黄石非法码头的一个缩影。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时强调,新形势下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关键是要正确把握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总体谋划和久久为功、破除旧动能和培育新动能、自我发展和协同发展的关系,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加强改革创新、战略统筹、规划引导,以长江经济带发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5月15日,中共湖北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体(扩大)会议召开。会议作出的《中共湖北省委玩滚球的十大平台: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奋力谱写新时代湖北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的决定》中提出,以长江经济带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践行新发展理念,正确把握“五大关系”,用好长江经济带发展“辩证法”,全面做好生态修复、环境保护、绿色发展“三篇文章”。全省各地要加大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实施力度,积极探索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实践路径。黄石市要加快建设现代港口城市,形成协同推进湖北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强大合力。
在今年的黄石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必须坚持港城联动、以港兴市,加快建设“亿吨大港、百万标箱”的现代化港区,提升区域辐射服务功能。
一条江牵动一座城
奔腾的长江水,万古不息,孕育生命、激发活力。文化起于矿、发展始于水,黄石将城与水的关系演绎得淋漓尽致。可以说,黄石1700多年的航运发展的兴衰,是整个城市发展跌宕起伏的写照。长江,之于黄石和黄石人来说,始终是一份深深的依恋;而黄石和黄石人对于长江,始终有着一种无法割舍的情结,正所谓,一条江牵动一座城。
万里长江,过三峡,揽汉水,浩浩荡荡,流经西塞山,直抵上巢湖天马岭。有水就有绿洲和生命。远古时期,黄石先辈便通过水路交流物资,发展经济。近代,黄石的港口码头名噪一时。黄石最早形成港埠的是道士洑,据清同治《大冶县志》记载:“(明崇祯)十六年春(1643年编者注),左(良玉)兵至东下,至道士洑,焚盐鹾数十艘。”可见当时港埠之繁荣。明末清初,黄石港镇、石灰窑镇逐渐形成沿江集镇。清嘉庆年间(1796-1820年),黄石港镇货源茂盛,帆樯云集。集镇的发展带动了港口码头,以及水运的发展。
以黄石港码头为例。其位于朝阳阁至老市委驻地一带,1874年,英国太古公司轮船入港停靠。随后,便不断有外籍船舶在此停靠。港口、码头的发展带动了商业、工矿业的发展。清朝末黄石港便已发展成为一个拥有着杂货、首饰、药材等18帮行业的商业集镇,并陆续兴起了铁矿、水泥厂、煤矿等,从而又繁荣了港口、码头。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黄石港口开启了水铁联运、水陆联运,加速了港口的发展,形成了黄石港、大冶、河口、金牛、保安5个港口。
然而,黄石港口真正实现健康、快速发展,是在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几代人的努力,逐步形成了上起艾家湾、下至道士洑,岸线全长19.74公里的黄石港。黄石港上距武汉港130公里,下距上海港982公里。上世纪80年代,黄石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通过改扩建港口码头,运用先进设备,采用新的运输方式,兴建外贸码头,成立通关机构,打开国际贸易之门。
黄石港码头是黄石最早的客运港口,每天川流不息,每年运输的乘客上百万人次。
“那时,黄石有艘大马力客轮,船内上下4层都是乘客铺位,比东方之星都大。”西塞山码头分公司书记、经理刘正和笑着说,“说起来你们不信,很多人为了买一张船票,都是抱着被褥提前一个晚上就来排队了。”
截至“十一五”末,黄石建成码头泊位147个,发展装卸机械225台(套);水运企业40家,船舶469艘,总运力46万吨,约占城市综合交通运量的10%左右,其中海船净载重吨总量全省第一。
那时,黄石港已成为长江十大良港之一,全国内河28个及湖北省4个主要港口之一;成为国家一类口岸,湖北省市州级第一个开放口岸;5000吨级远洋货轮可常年自由进出。境内运输门类较为齐全,形成了高速公路、铁路、水运综合配套的立体交通运输体系,是承东启西、贯南通北之地。
黄金水道潮起潮落
大江东去,潮起潮落。长久以来,码头的环境污染、噪音扰民,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除给居民造成的问题外,现有的黄石港码头多年来形成的布局不合理,停靠泊位有限、装卸设备能力不足,非法码头恶性竞争,港口装卸效率低下等问题,致使黄石长江黄金水道优势远未发挥出来,内河湖泊通江达海的能力萎缩,长江岸线利用率仅仅只有10%。“整个‘九五’规划期间,黄石市没有一个水运、港口大型项目建设。黄石港口事业需要一次大动作、大平台。”一位业内人士对此痛心疾首并充满期待。
从事40余年港航事业的张承良,退休前是原黄石市港航局的副局长。据他介绍,黄石是一个以“矿冶立市,港口兴市”的城市,上世纪70年代,黄石的矿冶产业比较发达,矿产品运输主要靠水运进出口,当时的大冶湖、磁湖、道士洑、韦源口等港口、码头都是承载黄石水运交通的主体。
1989年,黄石有黄石港、大冶港、河口港3个港口,共计有码头48座。为什么黄石会有如此多的港口码头呢?纵观黄石的版图,黄石是呈带状的地形,因为临靠长江,所以黄石的水上航道是一个天然的弧形状,特别适合港口的发展。
近20年来,黄石在码头建设方面一直都是建了拆、拆了又建的局面,一些规模小的、非法的码头如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不仅给环境带来了危害,也给居民的生活带来了不少的负面影响。
特别是道士洑,从唐朝起,它不仅作为货运、漕粮的重要港口,更是一个重要的军事港口,突出了当时石灰窑的军事地位,可以算是黄石军事文化的起源地。
道士洑文化底蕴丰厚,2009年9月,西塞神舟会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然而,作为一张世界级的名片,2014年西塞神舟下水不久就遭到了沉没,这与航道周边一些非法码头开采作业改变了水流方向不无关系。
黄石港口码头零散,且大多位于市区,一定程度上给居民的生活、居住的环境带来了影响,同时近年来这些零散的码头之间,由于利益引发的一些恶性的竞争也时常爆发矛盾。“所以早日建成一个规模型的港口,是整合当前港口码头市场的大势所趋。”市港航局局长王之天认为,因港兴国,因港兴城,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民族兴盛和强大之路。沿海城市之所以发达,就是因为这些城市的港口建设成规模,港口建设的好,可以带动临港企业、港口布局等一系列的生产生活配套设施完善。建设现代港口城市,对于塑造黄石城市的核心竞争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与作用。
铁腕整治腾出空间
长江岸线资源,因其不可再生性和稀缺性,被沿江城市视为产业聚集、经济开发的宝贵资源。多年来,丰富的长江岸线资源为黄石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然而,在沿江板块快速发展的同时,由于多方面原因,非法码头亦呈愈演愈烈之势。
曾几何时,黄石市79公里的长江岸线,非法码头竟达106个,非法泊位123个。涉及阳新县、黄石港区和西塞山区。这些非法码头不仅侵蚀了宝贵的长江岸线资源,而且对长江水系生态环境、航运安全、市场秩序等构成严重威胁。环境污染、噪音扰民、布局不合理,长江岸线的科学利用率十分有限。“黄金岸线”并未收获“黄金效应”。
“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必须从中华民族长远利益考虑,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2016年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为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定调。《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把保护和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首要位置,长江非法码头整治对于保护和修复长江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长江大保护,黄石应声而动,铁腕整治,坚决关停沿江非法码头,推进合法码头的整治搬迁工作。
“一片狼藉,触目惊心!”长江沿线码头和采石场的乱象用此词语形容并不为过。
阳新县沙村,北边沿江,南边靠山,不到2公里的长江岸线,却密密麻麻分散着大大小小17个码头,平均百米一个。黄石市长江沿线码头专项整治办督察组的工作人员说,这些码头全部是无证的非法码头。同时,这些“黑码头”也是当地非法采砂船的砂石集散地。每年有数以百万吨砂石,在这里通过简陋的设备装上船,再运送出去,严重破坏了当地的山体与河滩。
阳新沙村的情况只是黄石非法码头的一个缩影。黄石长江港口岸线总长79.37公里,原有码头156个,泊位200个。经反复核查,无港口经营许可证和不符合城市规划的码头106个,泊位123个。非法码头占比超过60%,在全省占比达到16%。
“彻底整治非法码头,事关黄石转型发展;向非法码头宣战,必须以铁心、铁拳、铁律要求,打好这场攻坚战。”市委、市政府掷地有声。
治理非法码头,黄石打出了一套漂亮的“组合拳”。采取行政、司法、经济、市场等多种措施。积弊丛生、由来已久的非法码头和采石场,经过两个多月的整治,违建码头泊位全部拆除。而为了摆脱“整治——反弹——整治”的怪圈,不给非法码头业主留下死灰复燃的空间和条件。黄石自加压力,定下“长江沿线非法码头拆除验收标准”:码头场地上的所有设备、设施必须全部拆除并运离场地;码头所有建筑物必须拆除;码头堆场货物必须清理干净,无杂物、废弃物,场地平整;水上趸船等设施必须拆除并拆离码头区域;码头所占岸线必须恢复原貌;码头入口处必须设置隔离带,入口处有江堤的,必须恢复堤坝护栏等设施。更为有效的是,如今长江沿线所有关停码头其干堤迎水面堤脚30米内的区域,全部纳入了植树绿化的范围。
近日,在西塞山前看到,这里不再是码头横七竖八、煤堆砂石四处横飞、长江江面污水成片的场景。放眼望去,一片碧水蓝天。在山下的神舟宫内,一艘龙形“神舟”,正静静等待即将到来的“西塞神舟会”。今年的“神舟”入水仪式,将告别狭窄的道士洑村江岸,来到24000平方米的全新神舟文化广场。而半年前,神舟文化广场这片区域,还是造成西塞山江岸环境恶劣的16家非法码头。
聚雨初歇,沿着迤逦的长江岸线信步而行,前期栽种的树苗已长出嫩芽。西塞山码头整治办负责人说:“我们要恢复原生态的岸堤,目前已经种了3500棵柳树,未来还将在岸边种植大片芦苇,恢复过去长江岸边的美丽景象。”
西塞山下的变迁,是黄石拆除整治非法码头的一个缩影。百里绿色岸线,已重现长江黄石段。
如今,黄石市对长江岸线实行最为严格的管控,实现了长江沿线所有的非法码头全部取缔、无一非法码头死灰复燃和未出现新的非法码头的工作目标。这场硬仗的胜利,被省政府认为在全省非法码头整治工作中“态度最坚决、行动最迅速、工作力度最大、整治效果最好”。也为黄石抢抓长江经济带、长江中游城市群等重大战略机遇,加快城市转型扫除了障碍,腾出了发展空间。
黄石新港势如长虹
不再受困于黄金岸线之痛的黄石,正焕发绿色发展的活力。拆除“零散小”,打造现代化码头,黄石新港应运而生。
过去,煤炭砂石,大多通过非法小码头进出。这些非法小码头设备简陋,油污以及露天转运的煤炭砂石对长江污染很大。而在黄石新港,这些污染源得到了最有效的控制。
早在2010年,黄石市针对由于基础设施落后,航道不能成网、港口等级偏低,不能适应城市快速增长的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状况,吹响了以《黄石港总体规划》为蓝本,以棋盘洲新港区建设为重点,把黄石港口打造成名副其实的鄂东水路交通枢纽及具备一定辐射功能的鄂东南航运中心的战斗号角。
一晃8年过去了,站在西塞山上,极目远眺,长江惊涛拍岸、波澜壮阔,黄石新港势如长虹。初夏时节,黄石新港的巨型水陆码头上九大泊位沿江一字排开,巨臂飞扬、船舶往来、车流穿梭,煤炭、矿石、钢铁、集装箱等货物吞吐有序、川流不息,一派“春争日、夏争时”的忙碌气象。黄石新港,长江中游少有的深水港口。独特的优势,让黄石港口在长江中游港口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
目前,黄石新港已实现与黄咸、沪渝、大广、杭瑞等高速公路网的连通,同时“搭乘”上山南铁路、武九铁路等全国铁路网,港口辐射能力拓展到1000公里以上。而规划建设的鄂州机场与黄石新港相距仅28公里,在不久的将来,黄石新港将成为“海陆空”立体式交通枢纽。
“必须坚持港城联动、以港兴市,加快建设‘亿吨大港、百万标箱’的现代化港区,提升区域辐射服务功能。”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铿锵有力、目标明确,体现了黄石市委市政府加快建设现代港口城市的决心。
业内专家指出,黄石新港是国家长江经济带战略发展的重要港区之一,立足鄂东,辐射赣皖湘,承接中西部向东部外贸进出口中转需求,将建成“亿吨大港”、服务“万亿产业”,发展成为长江中上游现代化港口,带动黄石城市发展,甚至激活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建设。
分享:
中国砂石协会
2018年05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