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8-01-31 ??浏览次数: 次
生态立区,守护绿水青山,砂石等工矿企业关停退出
近日,从宁夏彭阳县、西吉县传来好消息:彭阳的茹河和流经西吉的葫芦河水质全部达到国家地表四类排放标准,固原“五河共治”效果已经显现。
这是一个以群众需求为出发点建立的良性循环链条,是我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大力实施生态立区战略,尊重、顺应、保护自然的一个生动注脚。
“要唤醒全民保护意识,形成全民保护合力,让‘父亲山’不再‘哭泣’”。2017年6月,自治区发出强劲有力的声音: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内所有煤炭、砂石等工矿企业关停退出,并进行环境整治和生态修复;保护区内矿产资源开采和建设项目审批停止。
保护“父亲山”的全民保卫战打响。自治区党委、政府部署,投入阶段性整治资金十几亿元,对长达30多年的贺兰山生态环境破坏区进行集中修复,工矿企业全部退出、采矿采砂场全部关闭……被破坏的贺兰山生态开始得以静养生息。
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大力实施生态立区战略,深入推进绿色发展”是符合宁夏区情、顺应发展规律、顺应群众期盼作出的重大决策。
在打下了贺兰山生态修复这场硬仗之后,一场声势浩大的蓝天保卫战又在全区打响。
2017年11月,自治区成立了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指挥部,向五市派驻工作组,全区上下一致、部门联动、全社会参与,誓言保卫蓝天。
在攻坚战役中,宁夏向1200余家环境违法企业发出停产治理令和行政处罚,对所有的扬尘点和扬尘源进行防尘网覆盖,五市划定高污染燃料禁燃区,22个封闭配煤中心拔地而起……
黄河母亲河千年流润,恩泽惠及塞上江南。在生态立区战略的实施中,保护母亲河义不容辞。资源富集、依河而兴的沿黄城市则成为“落棋”的关键。
沿黄城市各尽所能显身手,意在全力打造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产城融合、人水和谐的沿黄生态经济带。
中卫市借助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在沙漠边缘建成3个具有世界领先技术的大型绿色数据中心;以全域旅游作为转型发展、绿色崛起的突破口,将被世人吟唱了千年的大漠长河壮美盛景转化为产业富民的美好前景;青铜峡市精准施策,定向发力,跻身全国首批绿色能源示范县(市)行列……
2017年7月4日,宁夏总河长第一次会议召开。从这一天起,全区流域面积在50平方公里以上的406条河流、常年水面面积1平方公里以上的30个重点湖泊都有了河长,保障和维护黄河安澜有了生命线。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也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
划定生态红线,则是保障和维护生态安全的底线。
一年多来,宁夏整合经济社会发展、城乡、国土等8类规划,编制完成了自治区、5个地级市和平罗、泾源、中宁3个试点县空间规划,初步形成了自治区、市县两级空间规划体系。
以黄河及其支流为脉络,以贺兰山、六盘山、罗山为支点,具有特殊重要生态功能、必须强制性严格保护的自然保护区等禁止开发区域,具有重要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维护、水土保持、防风固沙等生态功能的重要区域,以及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盐渍化等生态环境敏感脆弱区域均被划入生态保护红线。
一项项保护工程的推进,一个个治理任务的完成,让“生态立区”战略在宁夏大地落地生根。
面对成绩,实施生态立区战略的道路仍显艰难:2016年宁夏水环境质量改善情况在全国排名垫底,2017年是全国唯一的大气污染物PM10指数不降反升的省区……这让我区完成国家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的任务更加艰巨。
“这场污染防治攻坚战需要持久作战。”蔺银生委员建议,在压力和挑战面前,必须严格按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改善生态环境的总要求和宁夏生态立区战略目标,开展一场改善生态环境的持久战和围歼战,用决战决胜的态势,保卫蓝天、碧水、青山。
“绝不能以牺牲林地、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茹小侠委员建议,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把生态建设和森林资源管护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建议继续多渠道、多领域地争取国家各类林业建设项目,以大项目推进林业工程建设,提高造林补助标准,解决林业后续管护资金缺乏的问题,达到精准造林目的。
“坚决杜绝引入发达省区落后淘汰产能。”达英委员呼吁。
“当今大数据已经成为全球生态治理的战略资源和政府生态治理能力提升的新途径。”马海伦委员建议,要建立生态环境数据采集清单,形成海量大数据资源库,为管理、决策、预警、应急提供科学精准的数据支撑,推进环境管理现代化转型,提升生态环境治理能力,让大数据成为加速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目标的助推器。
进入新时代,宁夏正以全民之力,竭尽所能为“美丽宁夏”“美丽中国”添彩。
分享:
中国砂石协会
2018年01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