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7-11-14 ??浏览次数: 次
“十三五”期间的矿山土地复垦和生态修复市场近1000亿
导 读
从近日国际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学术研讨会上了解到,“十三五”及今后较长一个时期,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青山绿水建设,全国大量的关闭不环保矿山,可以预见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的市场会不断扩大。
党的十九大报告又一次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要求、新目标和新部署。在新思想方面,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重要内容,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等重要论断。在新目标方面,提出到2020年,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到2035年,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将全面提升。在新的具体部署实施方面,明确提出未来将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优化生态安全屏障体系,构建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开展国土绿化行动,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强化湿地保护和恢复,加强地质灾害防治。
毋庸置疑,生态文明建设已经上升为新的政治责任。这是土地复垦和生态修复行业发展求而不得的风口。推动矿业建设发展与绿水青山保护相协同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根据中国地质调查局2016年度《全国矿山地质环境调查报告》统计,近年来,由于矿产资源整合、去产能、自然保护区矿权退出等政策原因,全国矿山关闭近5万个,在生产矿山约6万个,矿山总面积1040万公顷( 1.56亿亩 ),采矿损毁土地面积300多万公顷(4500多万亩)。截至2015年,已复垦治理采矿损毁土地86余万公顷(1290万亩),仍有214万公顷(3210万亩)未复垦。其中,塌陷区面积56万公顷(840万亩),采矿场损毁土地122万公顷(1830万亩),固体废弃物堆放损毁土地36万公顷(540万亩)。
国土资源部土地整治中心主任范树印表示,总体上看,矿区土地复垦速度慢于土地损毁速度,“旧账未还、新账又欠”的局面未得到根本改变。
为此,《国土资源“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2016-2020年完成750万亩历史遗留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任务,工矿废弃地复垦力度不断加大。
北京林业大学教授余新晓教授介绍,根据国土部门测算,治理一亩矿山需要1万-1.2万元的资金投入。这意味着“十三五”期间的矿山土地复垦和生态修复的资金近1000亿。
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副研究员黄锦楼表示,由于矿山修复成本很高,因此矿山土地生态修复要与土地再利用及相关产业发展结合起来,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关专家表示,中国的矿区土地复垦需要不断创新理念,走治理恢复与综合利用相结合的道路。对历史遗留损毁土地,以土地利用激励政策和财政税收政策为手段,以市场化运作为主要方式。对复垦主体责任明确的,加强对复垦义务履行情况的监管,加快推进绿色矿山建设。
事实上,随着国家对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的重视,一大波政策红利将为这一事业提供有力支撑。
分享:
中国砂石协会
2017年11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