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7-09-08 ??浏览次数: 次
安徽池州"六治"行动:已拆除10座非法码头,立案查处涉砂案件84起
池州是安徽省“两山一湖”旅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的九华山所在地。池州还素有“千载诗人地”之誉,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为切实呵护好池州“山、水、土、气”特色优势,争当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有机统一的排头兵,力争在打造生态文明建设的安徽样板中破好题、立标杆,池州市自2016年开始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铁腕治矿、重拳治砂、从严治岸、科技治超、精准治污、全面治脏等“六治行动”。
铁腕治矿,给周围居民带来福祉
马必强今年54 岁,池州市贵池区解放社区曹家村人。据他介绍,村子旁边就是贵兴矿业。以前矿区生产时灰尘很大,一到风大的时候,他们都不敢开窗。
自矿区开始整治以来,现在慢慢没有灰尘了。马必强2013 年到贵兴矿业上班。“现在厂区里的环境也好了,青山绿水,跟公园一样。”以前因为环境污染的事,他们还找到矿上去交涉。现在他们村有好多村民都在这家矿业公司里上班。“厂子环境好了,在里面上班也舒服。”
据介绍,该公司成立于2009年,主要从事石灰石开采和深加工。公司斥资4000万用于矿山改造,采用了封闭湿加工生产工艺和袋式吸尘装置,废水循环使用。经过改造后,整个矿山面貌有了很大改观。在矿区,循环利用水渠从沉淀池过滤池出来后,像一条山泉在身边流过。山上的植物枝繁叶茂,生机勃勃。
池州市国土资源局党组成员、总工程师章义柏讲到,池州市自开展矿山综合整治和绿色矿山创建工作以来,随着一批对环境影响大、规模小、开发效益低下的矿山被关停,池州市生态环境状况日益改观,矿山周边尘土飞扬、植被灰白的情况已不复存在,居民生活环境得到改善,天更蓝了,水更绿了。因停产整顿及绿色矿山创建,全市矿石开采总量下降,矿产品价格提高,部分矿山投资建设了高效环保的生产设备,矿产品单位成本下降,矿山的效益大幅提升。地方政府强力推动,不达到绿色矿山标准不得复产,政府的决心和整个社会对环保诉求越来越高,也使矿山企业意识到要想长远持续发展,就要加大对生态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等方面的投入,就要做到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有机统一、和谐发展。
2017年,池州市矿山综合整治和绿色矿山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确定的年度绿色矿山创建目标任务是:全市关闭矿山不少于8 家,绿色矿山创建不少于31 家。其中,贵池区关闭矿山不少于3 家,创建不少于10 家;青阳县关闭矿山不少于3家,创建不少于18 家;东至县关闭矿山不少于1 家,创建不少于2家;石台县关闭矿山不少于1 家,创建不少于1家。
截至目前,全市现有矿山168 家,生产矿山27 家,基建矿山10 家,停产整顿和创建矿山131家,已有69 家矿山编制了《绿色矿山创建方案》,经县区审查上报市创建办50 家,其中,经市级审查共28 家矿山;贵池区11 家矿山、东至县1家矿山通过县区绿色矿山验收,市领导小组办公室已对其中6 家矿山进行验收。拟关闭矿山8家的任务已落实5家。
重拳治砂保护长江生命线
据了解,长江流经池州市部分一共162km。池州市境内十条主要中小河流总长604.6km,境内长江水域、内河大部分河流富有良好的砂、石资源。由于经济快速增长,在砂源越来越少的大背景下,市场对砂石需求量急剧增加,价格快速上涨。砂石,这种最普通、最常见的建筑原料,摇身一变成了“软黄金”,这也直接导致了非法采砂的盛行,给河道采砂管理带来了难度、产生了诸多问题。在高利润和低违法成本的双向驱动下,不法分子以身试法,非法采砂屡打不绝。一些河道开采砂石后将弃料随意堆放,破坏生态环境,影响河道行洪和通航安全。
8 月30 日下午,在池州市梅龙执法基地,随同打击非法采砂执法人员登上执法船。执法船在航行十来分钟后,发现一艘可疑船只。执法人员将执法船靠上去,登上船只后,执法人员要求船上人员提交证件进行现场查验。
同行的联合执法大队负责人张大队长讲到,有时候在执法的时候,嫌疑船只不配合,他们的巡逻艇非常难以靠近这些采砂的大船。张大队长说,他们基地一共32 名队员,分成四组。24 小时不间断在江面巡逻,这就是他们的日常生活。
据了解,池州市“重拳治砂”,就是要求用两年时间,在全市河道管理范围内依法开展禁止在禁采区采砂、禁止无证采砂、清理河道堆砂场专项整治行动,依法严厉打击和有效遏制池州市境内长江河道、内河河道非法采砂、非法堆砂行为,建立健全河道采砂管理长效机制,促进全市河道采砂管理依法、科学、有序。
为了有效打击非法采砂行为,池州市组织水务、公安、港航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设立举报电话,建立非法采砂行为跟踪档案,加强、加密日常巡查,加强与安庆海事、长航公安安庆分局协作,建立了信息共享、联防联查机制,对查处的非法采砂从行政、刑事多方入手,不仅查当下,还要查以往,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对非法采砂进行严打、重罚。
针对长江贵池段非法采砂高发的乌沙水域,池州市整治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了长江贵池段打击非法采砂工作指挥部,设立了警务室,从水务、公安、乌沙镇、安庆海事局及长航公安安庆分局抽调22人,3 艘执法艇,于3 月24 日驻守乌沙镇,24 小时值班、巡查。由池州市公安局水上分局牵头,从市水务局、市港航(地方海事)局,安庆海事局、长航公安安庆分局、贵池区水务局等单位抽调20 人的池州市长江打击非法采砂联合执法队也于5 月15 日进驻梅龙执法基地,开始采砂执法。
专项整治工作开展以来,池州市共出动执法人员3579 人次,执法艇462艘次,执法车679 车次,立案查处涉砂案件84 起(其中已查处采砂船舶76 艘),罚没款377 万元,治安拘留6人;清除砂场、制砂厂246处(砂场191 处、制砂厂55 处),占总任务276 处的89%;列入省非法码头(砂场)整治的9 处,已清除7处;拆除(或拆解)采砂船舶采砂设备198 台套,占应拆除总任务217艘的91.2%。大规模整治行动,有力地遏制了非法采砂行为,采砂管理形势良好。
六治组合拳,留住青山绿水
在池州市了解到,从严治岸就是通过三年整治行动,池州市全面完成长江岸线资源清理整顿工作,实现岸线资源集约化利用模式,释放生产、生活、生态岸线资源的活力,提升滨江城市特色品质。目前,省下达池州市12 座非法码头(砂场)整治任务,已拆除10座,同时编制实施沿江岸线利用和保护规划,修编《池州港总体规划》,构建“从严治岸”长效机制。
据池州市环保局相关人士透露,作为池州市整治环境的组合拳“六治”之一的精准治污就是认真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扎实开展“蓝天行动”、“9+1”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启动全市统一的生态环境监测数据平台建设,建立精准治污清单,实行“点对点”管控。通过专项整治,池州市“山水土气”质量明显好转,区域内重点流域水质持续保持稳定,环境空气质量持续向好,土壤污染防治扎实推进,矿山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观。
据池州市交通局相关人士透露,科技治超就是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以“三超”(超限、超载、超速)“三治”(治理扬尘、治理泼洒、治理尾气)为主内容的国省干道和重要县道交通秩序综合整治行动。为了让治超更加科学快捷,池州市共投资3100 余万元,建设了集动态监控卡点、固定治超站、货物源头监管卡点、矿管处计量点、移动稽查“五位一体”的科技治超综合管理平台,形成了“事前预警、事中监管、事后追溯”的全过程科技治超监管体系。截至目前,精检超限超载超速货运车辆11496 台,处罚车辆725 辆,超限超载效率稳定控制在1%以下。
据了解,池州市“六治”还有一个举措,就是全面治脏。池州市以农村环境“三大革命”为抓手,“加减乘除”法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减法”起步,全市目前共出动人力2.7万人次、车辆10.5 万车次,累计清理生活垃圾、建筑垃圾2.6 万吨,搬迁禁养区养殖场120 家,88%行政村完成村域清理,80%乡镇完成镇域清理,8 月底前完成清理任务。
所有乡镇政府驻地污水处理工作已全面启动。从今年开始分四年完成全市农村改厕5.99 万户。石台县作为全省农村改厕试点县已全面启动改厕工作。“加法”助力,将农村环境治理“三大革命”与全域旅游、美丽乡村、文明创建有机融合。“乘法”释放,通过建立市场参与机制、农户参与机制、公众参与机制,推进农村环境治理制度化。“除法”明则,通过实行“榜单”制、“路长”制、“网格”制,压实属地责任、“主官”责任、“末梢”责任,推动农村环境治理取得实效。
分享:
中国砂石协会
2017年09月0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