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滚球的十大平台

图片
行业动态

西安浐灞探索创新,勇做西安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者?

发布日期:2016-09-07 ??浏览次数: 次

西安浐灞探索创新,勇做西安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者?

 

让“生态文明”全方位融入经济社会发展

西安浐灞,从前灞河河道内就是荒沙滩,杂草荒草比人还高,垃圾遍地,浑水横流,旁边是破败的猕猴桃地和葡萄园。如今,当年的灞河滩已经成了美丽的西安世博园,曾经的破旧果园也变成了几十层的现代化写字楼!

十二年对中国人而言是一个轮回,十二年发展的浐灞生态区的的确确成为货真价实的“生态区”,荣获西北地区首个国家级生态区、西北地区首个国际级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示范区,今年她又成功入选全国第二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成为全国范围内率先开展城市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有机融合的经典范例。
 


 

十二载建设,让“绿色”回归

浐灞,名于春秋,盛于隋唐。从60万年前“蓝田猿人”的足迹,6000多年前母系氏族存留的“半坡文化”,到连接东南和西北的隋代“灞河大桥”,承接黄河、渭河水运的唐长安城水陆码头“广运潭”,浐灞河一直是西安重要的城市门户和水源、生态及经济运脉,孕育着文明进步和城市发展。这里有著名的关中八景之一“灞柳风雪”,有被誉为送别文化源头的灞柳送别习俗;汉唐时期,每年在望春楼举行迎春活动,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上巳节达官贵人来此迎春祓禊、祈福祭天。

然而时代变迁,到本世纪之初,浐灞河流域城市段早已没有了曾经的“杨柳依依,绿波荡漾”, 变成了浑水横流、杂草丛生的垃圾围城,生态治理恢复迫在眉睫。为了彻底改变这种状况,2004年,西安市委、市政府决定建立浐灞生态区,成立了浐灞生态区管委会,一方面通过对河流的综合治理和流域的生态重建,完善西安的城市形态,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城市的综合承载力,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另一方面通过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发展符合区域实际的特色产业,如物流、金融、旅游、商贸、会展、文化教育等产业,形成城市新区。

浐灞生态区成立以来,本着“让河流休养生息,让生态流入城市”的发展理念,从生态环境治理入手,从最初的清淤、恢复河道、防洪建堤、植树种草开始,到流域综合治理、生态保护、生物多样性恢复,累计完成雁鸣湖、桃花潭、广运潭等重点生态治理修复工程,完成河道整治提升。截至目前,开放了西安世博园、西安浐灞国家湿地公园、西安桃花潭公园、浐灞滋水公园、西安雁鸣湖休闲公园等5个城市生态公园,其中已成功获批国家3A级以上旅游景区3个。区域新增水域湿地面积955.9公顷,河流湿地覆盖率达13.2%,累计形成林地近1371.6公顷,林地覆盖率达15.4%,生态用地比率达到24.6%。据测算,仅浐灞河两河三角洲13.5平方公里,平均每天吸收二氧化碳900吨,产生氧气650吨,年滞留粉尘1090吨,极大地提高了西安市整体空气质量,缓解了城市噪音和热岛效应。

随着生态修复和环境提升,鸟类种类由2005年的63种增加到如今的206种,已探明植物种类48科180种,湿地动物27目50科约150种,其中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13种,具有较高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浐灞生态区已成为西安地区重要的物种库和基因库,更是一座演绎多物种相辅相成,人与自然共生共荣的和谐舞台。

正是因为浐灞在生态文明领域的不断努力,先后荣获西北地区首个国家级生态区、国家级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示范区、国家绿色生态示范区、国家第二批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区等国家级称号。2013年联合国环境署检测结果显示,浐灞区域负氧离子含量达到6700个单位,远高于世界卫生组织1000个单位的城市清新空气标准,浐灞已成为西安市主城区生态环境最好的城市新区,到浐灞生活、工作、休闲成为西安市民的新时尚。

优化城市综合供热系统。浐灞生态区将全面优化城市供热能源结构,构建以城市集中供热为基础,以区内4座污水处理厂污水余热利用(再生水供热)为先导,以干热岩、浅层地热、太阳能光伏为补充,以天然气等清洁能源为辅助的城市综合供热系统,利用区内大面积绿化等有利条件,推动分布式供热系统建设,降低区域能耗及污染物排放量,提高用能效率,建设“清洁浐灞”。

升级城市再生水综合利用系统。将再生水利用作为建设节水型社会的重要途径,依托区内4座污水处理厂,以实现四座污水处理厂组网并联,全区域综合利用为目标,加快再生水管网及生产设施建设,使区内工业冷却、道路保洁、车辆洗涤、建筑施工、绿化养护、环卫设施及景观水体全面使用再生水,推进再生水的资源化、效益化和产业化发展,促进再生水市场化运营。按照每年新建再生水管网15公里,每年新增再生水使用量不低于150万吨的建设速度,到2018年底,区内主要道路、节点完成再生水管道的敷设,再生水管网覆盖面积达到60%,年使用量不低于1500万吨,城市再生水综合利用系统基本形成。
 


 

探索创新,勇做西安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者

由于浐灞生态区在生态建设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2011年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在这里盛大召开。“天人长安·创意自然——城市与自然和谐共生”是这次盛会的主题,也是西安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一次思考和探索。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十八大再次将“生态文明”提升到更高的战略层面,这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深刻把握和系统升华,更加坚定了浐灞生态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现代化生态新城的信心与决心。

“作为全国第三批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区域、全国最先以生态命名的开发区、西北地区首个被国家环保部命名的‘国家生态区’,西安浐灞生态区要围绕生态文明建设这一核心任务,继往开来、务实创新、持续改进、追求卓越,努力构建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生态新区,逐步建立起健康优美的环境体系,绿色高效的产业体系,舒适宜人的人居体系,先进和谐的社会文化体系,务实创新的制度体系,使浐灞生态区成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者,西部生态建设的示范区,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先导区。”谈到生态文明建设,浐灞生态区党工委书记杨六齐如是说。作为西安实践和创新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者,浐灞生态区的生态建设带来颇具特色的竞争力和吸引力。首先,浐灞生态区通过制度创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他们按照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工作要求,结合区域实际,重点开展示范区制度创新工作,并且把生态文明、绿色发展作为“十三五”发展的重要引领,在思维理念、价值导向、空间布局、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方面,率先大幅提高绿色化程度。浐灞生态区充分遵循上位规划功能定位及指标要求,研究制定空间规划的编制指引和技术规范,统筹环保、土地、城乡、国民经济等各项规划,制定多规合一工作方案及路线图,明确内部各级别审批权限,构建分级管理、弹性协调的规划编制机制。统一规划编制原则、编制依据,协调规划年限,明确各级规划的范围边界与空间布局。搭建“多规合一”信息平台,对规划方案进行跟踪与合理化评估,及时调整修改,实现决策动态优化。创新开发区生态文明建设综合管理制度,构建灵活的开发区综合管理机制,浐灞生态区以现代金融、生态旅游、会议会展为主导,以低碳环保、文化创意、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为特色,以商贸物流、健康体育为配套的产业发展新格局,创造城市发展新增长极,加快建设集约高效的资源利用体系,完善健康优美的生态环境支撑体系,营造先进和谐的生态文化体系。

持续推进建设城市最美绿道网系统。生态区整合现有自然生态景观、交通组织以及商业等城市配套服务设施体系,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全面推进由绿廊、慢行道、服务设施(驿站)和标识体系等组成的绿道网空间系统建设,用绿道联接区内公园、河流、广场、商区、学校、地铁、公交枢纽等一切重要优势资源,为居民提供充分的健身休闲和交往空间,推动区域向都市健身休闲区转型。优化城市绿色出行空间,完善配套服务设施,提升区域经营服务水平,将绿道网建设成为开放、智慧的合作平台,成为城市建设的“绿道网+”。到2018年底,建成100公里城市绿道网络。

构建融入城市和生活的都市河流景观水系系统。浐灞生态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八水润西安”战略要求,突出浐灞两河的生态核心地位,坚持“让河流休养生息、让生态流入城市”的治河理念,以满足市民迫切滨水休闲需求为出发点,推进世博园、浐灞国家湿地公园、桃花潭、雁鸣湖等景区的升级改造,加快广运潭公园建设,启动金融商务区、世园园区、湿地园区景观水系规划建设,打造具有江南韵味的都市水乡。到2018年底,建成开放广运潭公园,建设完善尚水街、灞河渔人码头等滨水商业服务设施,新增景观水系10公里,区域景观水面面积(含湿地)达到18000亩,以浐灞河为中心的都市景观水系网络基本形成,居民滨水休闲生活实现常态化。

建设有效的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坚持以建设绿色清洁城市为核心,以保障公共环境卫生和居民健康、防止环境污染为宗旨,以全面提升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水平和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为发展目的,遵循可持续发展战略和节能减排的理念,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将资源再生利用与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有机融合,建设合理、高效、节能、环保、有序的垃圾收运处置与管理体系。到2018年底,垃圾分类回收利用体系与西安市整体系统有效衔接,垃圾分类成为居民绿色生活标志。

同时,打造能自主呼吸的海绵城区。遵循生态优先原则,利用区域现有生态优势,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充分利用河流、湿地等自然水系以及绿地、花园、可渗透路面等城市基础设施,以“慢排缓释”和“源头分散”控制为主要设计理念,通过屋顶绿化、透水铺装、集水工程等措施,开展生态区海绵体建设,最大限度提升对雨水资源的吸收、蓄渗、净化和再利用能力,将生态区建设成为会自主呼吸的海绵城区。到2018年底,全面完成区域雨水管网改造提升,以总部园区、世园园区作为海绵城区建设首发区和示范区,集中建成海绵体城区面积不小于10平方公里,以城市雨洪调蓄控制系统和海绵城区技术平台为主的能力保障体系基本形成。

“‘十三五’期间,浐灞生态区将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各方面和全过程,着力推进区域全方位绿色发展,加快建设绿色生态示范城区。努力实现国土空间开发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建设经济发展高效、生态环境优美、生活空间宜居的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

分享:

中国砂石协会

2016年09月07日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5207号